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大戏东望·2023全国话剧展演季29日晚在北京喜剧院拉开帷幕。即日起至2024年1月,在位于东城区的77文创园、南阳共享际、大麦演艺新空间、颜料会馆、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等空间,一系列即兴话剧表演、戏剧沙龙、艺术展演活动将全面铺开。
大戏东望·2023全国话剧展演季海报。北京喜剧院供图
本届全国话剧展演季以“戏悦东城——与戏剧共生与城市共美”为主题。在北京喜剧院,开幕大戏话剧《寻味》引发观众热烈反响。该剧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将海峡两岸近七十年的历史生活、民间情感浓缩于一个家庭四代人的聚散离合,一碗代代相传的牛肉面中,融入了将两岸割舍不断的亲情。
开幕大戏《寻味》剧照。北京喜剧院供图
同时,展演季将联动上海、天津、深圳、南京等10余个地市,带来23部剧目、43场演出。由法国文学巨匠雨果作品改编央华戏剧制作的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原创剧目《你好吗》、话剧《主角》、儿童剧《猫神在故宫》等精品剧目将陆续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戏剧体验。
央华戏剧制作的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海报。 北京喜剧院供图
展演季期间将首次与中央戏剧学院深度合作,共同围绕“城市的戏剧景观”主题,邀请全国学界知名戏剧专家、学者、教育家,业界知名艺术家、管理者、媒体专家展开高峰对话活动。同时,还将上演“全城有戏”系列活动,一系列即兴话剧表演、戏剧沙龙、艺术展演活动将在多个小剧场上演,为市民群众带来沉浸式戏剧文化体验。
作为东城区品牌文化活动,全国话剧展演季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话剧行业风向标和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品牌。截至目前,共推出124部优秀剧目,从全国甄选精品剧目进京展演230余场,惠及观众20万人次,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国话剧行业发展的格局。(完)
中新网西安11月30日电(张建龙 石芙蓉)从陕西神木出发,在进入孙家岔镇的路上,不断看到这座因煤炭而兴的陕北重镇,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富民产业上努力探索创新产生的变化。
图为孙家岔镇上的农田。张建龙 摄
孙家岔镇位于神木市北部,距离市区31公里,这里交通路网发达,有铁路、公路煤炭运输专线,神朔铁路、杨陈公路纵贯南北,红柠铁路、店红公路横跨东西。优良的基础设施条件,为非煤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近年来,随着神木市委、市政府提出“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的战略部署,孙家岔镇党委、镇政府通过走访辖区企业,征集村民意见,创新走出一条村企合作结对实现高科技智慧农田的新路子。
其中,孙家岔镇柠条塔村与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是村企合作结对的典型范例。
一直以来,柠条塔村存在种植品种单一,土地分散、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为了让村民有长久发展的致富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受益,该村的村企结对重点项目为在考考乌素河旁建设高标准智慧农田。
据悉,此次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流转沿线4个村组2000余亩土地,由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建设智慧农业基地,预计建成智能温室1座,日光温室15座及大田1900亩。
当地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通过村企结对完成土地流转,先行平整土地850亩,其余项目预计在明年底全部建成。同时,附近村民不仅有一笔土地流转收入,也可以在智慧农业基地就业实现增收。
根据初步协议,智慧基地产出的农产品,将主要供给合作的企业,确保开始阶段的销路,再逐步创建孙家岔镇的品牌,向市场推广。在村企合作中,村子成为企业的后勤基地,企业采购的农产品质量也有保障,最终实现双赢。
近年来,孙家岔镇党委、镇政府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以煤炭产业为核心支撑、非煤产业为战略接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在探索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产业中,推广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引领、民众参与的良好互动,建立起一批可持久发展的示范性产业。
据统计,2022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7000元,综合实力位列西部十强镇第五。下一步,孙家岔镇将继续依照神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全力以赴保障乡村振兴项目精准实施,为村民宜居、增收保驾护航,不断探索适合镇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完)